联系电话:
400-888-6908
【编者按】6月29日,“2019年第六届中国建筑防水(南方)专家论坛等“五合一”大型学术活动在武汉举行。bv苇德国际集团董事长邹先华受邀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换》的学术报告。
邹先华结合卓宝创新历程的思考,指出“创新”对中小企业发展至关重要。面对大企业全方位的实力碾压,小企业要生存要发展,不走一条差异化道路,是没有出路的。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唯有创新,能够让弱小的企业找到那条“缝”,才有可预期的未来。
以下是邹先华董事长讲话内容的文字版,其中提到了一些创新方面的原理,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小编增加了一些注释(楷体部分),从WHAT(什么原理)-WHY(为什么)-HOW(卓宝如何做的)展开说明。本文内容略有删减,完整版请点击下方链接观看哦。
https://v.qq.com/x/page/a0900q4cypc.html
邹先华:首先非常感谢大会给我这个机会,来跟大家交流我创新的一些体会。这个议题演讲第一次在防水行业演讲,有时候我讲完了大家就觉得邹先华这个人是不是有些骄傲,我今天争取低调一点,但是我想低调,实力不允许。那这样吧,我们在这里结合卓宝的实践,跟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破坏性创新是大公司的逻辑盲区,是小公司生存发展的不二法则。
WHAT-破坏性创新是指这样一种创新:其目标并不是向主流市场上的消费者提供功能更强大的产品, 而是通过引入与现有产品相比性能尚不够好,但却比较简单、更加便利与廉价的产品,吸引处于次要市场上不太挑剔的消费者,甚至潜在消费者(非消费者)。这种产品在利基市场站稳脚跟后,通过快速的技术进步迅速逼近了旧产品的性能水平,夺走了旧产品的用户,最终使旧产品彻底丧失市场,这就是所谓“破坏性”(又译为颠覆性)。
WHY-邹先华:所有的大企业,在各方面相对小企业而言都是有绝对优势的。如果小企业不创新,不走一条差异化道路,你就没有生存空间。打一个比方,我们防水界的老大哥*虹。论品牌,他全中国第一,享誉全球,你没有办法撼动他的江湖地位。论采购成本,*虹的采购成本不要说跟10亿以下的企业比,就算跟卓宝这样几十个亿的企业比,采购成本比我们平均至少要低3%以上。论生产成本,你和他生产同样品质的材料,就算你技术过硬领先,他的生产成本就是可以比你低2个点到3个点以上。它的资金成本,我们测算过,比我们要低2%到3%。所以对所有的中小企业来说,你跟他要在现有的格局下竞争,要想得到很健康很好的发展,我建议你死了这条心,这是不可能的。
HOW-邹先华:我是从防水的包工头开始做工程的。当时切入这个市场的时候,我们就决定做一些有特点的东西。1991年底,那是我做防水的第一天。我跑到一个工地上去(深圳农业银行),工地上在施工的是格雷斯的自粘卷材。这个自粘卷材就深深地扎根在我心中,变成了青年邹先华的梦想。卓宝从1999年诞生,2001年开始生产自粘卷材。那个时候中国的防水界已经是强手如林。在这样的环境下,正是因为选择自粘卷材这一在当时“非主流”的产品,卓宝公司才一路走过来。在防水行业里面,自粘卷材可以说也相当于一个破坏性创新。那么后面的湿铺法自粘卷材,就更加是一个破坏性创新。
湿铺法的自粘卷材实际上它的发明是偶然的。因为我们原先的自粘卷材是蓝颜色的,老是起泡。有一天我跟我们的技术人员打电话,我说你给我搞几种实验,你就用SBS卷材膜面的、沙面的、岩面的,分别粘水泥浆,用水泥浆来粘;你用自粘卷材有胎的、无胎的,分别用水泥砂浆来粘。一个星期以后,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是2004年,我们到*虹去参观他们进口的第一条生产线。在路上,我们的技术员给我打了个电话,邹总啊,不得了啊!我说什么事不得了?他说我们的自粘卷材和水泥砂浆粘结效果太好了!一开始我还不相信。所以说自粘卷材技术、湿铺技术怎么来?就是这么来的。应该说从整个中国的防水行业,属于中国人的建筑防水的原创技术是湿铺法自粘卷材技术。后来因为有了这个自粘卷材湿铺技术,从一个企业到两个企业,从区域性的广东企业走向全国。后来全国所有的企业,包括我们的老大哥*虹都有了自粘卷材的生产技术,都做湿铺自粘卷材的施工技术。现在我可以这么说,湿铺卷材在全国所有的工地的应用,特别是在南方,是受到很多客户的欢迎的。
那么我要跟大家表达的意思就是:要有好东西,要有新东西,小企业可以慢慢成长壮大。我觉得这个思路对我有效,对我们其他的兄弟企业也应该有效。
第二、 创新的底层逻辑;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WHAT-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深刻地提出了“创造差异性”这一与其更好不如不同的商业底层逻辑。
WHY-邹先华:如果你要跟超一流的企业竞争,你想在材料品质上面超过它,这种可能性小。但是如果我的材料跟你不一样,有差异化,那么我就有了一条生存的缝隙。所以我希望我们中小型企业,特别是跟我们规模差不多的、在我们后面的兄弟企业,一定要有这样的思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有差异化的竞争战略。
另外,非主流才有未来。所有现在是主流的,它一定属于大企业。属于*虹属于*顺属于卓宝,属于上市的规模的大企业。非主流什么意思?就是你定下差异化,有卖点,它才有未来。
HOW-邹先华:这款S-CLF强力交叉层压膜自粘防水卷材是我们目前应用的比较好的一个产品,也就是沥青基的预铺反粘卷材。这个产品获得了N多的奖励,广东省建材行业特等奖,中国建筑防水行业一等奖,还有一个中国建材行业一等奖。S-CLF系统相比于非沥青基的自粘胶膜卷材,也就是我们的师傅格雷斯公司的预铺反粘卷材类似,但是是不同的东西。它是沥青基,砂面是烧制的砂面,做预铺反粘,不需要打保护层,施工非常快捷。在目前我所接触的所有防水材料当中,这个系统施工是最便捷的。你把隔离膜撕掉,粘上去就可以了,服服帖帖,不打保护层。现在我们中国所有厂家都做预铺反粘,都在学我们的师傅格雷斯,都在学*伦做非沥青基自粘胶膜卷材。你看别人赚钱你说你也来做,你就只能喝到一点什么呢?你就喝不到头道汤。你就是喝点剩下来的汤,赚不到多的钱。所以与其我跟他做的一样,甚至别人做的更优秀,还不如我跟你不一样。
第三、 创新要按照“第一性原理”进行创新。
WHAT-“第一性原理”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说“在任何一个系统中,存在第一性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也不能被违反。”亚里士多德的这个想法深深影响了后人的思维,比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解释了为啥苹果会落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论,解释物种是怎么形成的。
特斯拉的伊隆·马斯克就是“第一性原理”的践行者,“第一性原理”也经由他被更多人知悉。他怎么看第一性原理呢?他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对别人已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都去做,这样发展的结果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第一性原理的思想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说一层层拨开事物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
这是他眼中的“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回溯事物的本质,重新思考怎么做。比如,传统电池组,市场平均价格是600美元/千瓦时,主要电池供应商是松下。马斯克通过第一性原理发现,如果从伦敦金属交易所购买锂电池组的原材料组合在一起,只需要80美元/千瓦时。他从中发现有巨大的价格差距,所以特斯拉在2013年开始自己建立了电池厂,2017年一月份开始大规模生产,投产之后电池的价格可以下降30%,每年可以支持150万辆电动车对电池的需求。这就是他对第一性原理的一个应用。
WHY-我们为什么要探索第一性原理和思维模型?所谓创新,就是逻辑变革。创新的实现,不是在原有逻辑模型里内容的伸展,而是变革为新的逻辑模型。这种逻辑变革,和我们息息相关。到底拿什么去面对和迎战?那就需要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型,而第一性原理,就是一种建立正确思维模型的思维工具。
HOW- 邹先华:卓宝有些创新就是这么做出来的。给你举个例子。这个大家都知道是卓宝的推荐一个王牌叫屋面外喜防水保温一体化系统。那么它实际上非常简单,就按照第一性原理,屋面不打找平层,让防水和保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后做出来,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来粘贴。这个成本怎么计算呢?计算水泥砂浆的成本,计算这层保温PU的成本,计算TPO的成本(上面的防水层),计算人工费。这就是第一性原理。那么这个做出来的防水效果就是不打保护层,不打找平层,屋面不打找平层,拿来就做。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来粘,粘的巴巴实实。然后搭接缝用自动爬焊机焊接。焊接完了以后用平板振动器一震动,把水泥砂浆里面的空气排出来,把水泥砂浆均匀地和板材结合。然后把水泥砂浆挤到所有裁切缝里去。
所以最后面是什么情况?描述一下。下面是结构板,结构板上面是聚合物水泥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上面是保温板。保温板所有的缝隙里面是聚合物水泥砂浆。保温板上面是防水层,这样防水层和保温层,保温层和结构底板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过去的屋面系统,屋面的工程是非常不一样。我们过去屋面从来都是防水是防水,保温是保温,结构板是结构板。所以一出现问题,整个屋面系统会崩溃。我们现在这个系统用的特别好。
大家来看PVC。这个PVC原先用于屋面防水是很难在混凝土上做成功的。但是我们现在做出来以后可以说是解放了PVC。为什么呢?因为过去PVC用在上面它收缩很大,你哪怕固定得特别好,它收缩很大,首先拉开的是女儿墙。所以你们现在去看,无论是圣耐(西卡)还是哪一家,他们原先做混凝土的,做PVC做的很少,除非是单层屋面用机械固定。但是我们现在有这个湿铺的外喜技术以后,情况发生改变,今后屋面的混凝土屋面用高分子的外喜技术就非常好。为什么呢?因为每一块外喜板通过水泥砂浆,它都是固定得巴巴实实。这个卷材根本就不能滑动。
那么女儿墙大家也看一下,现在收缩范围就是女儿墙的高度。大面的防水层、保温层纹丝不动。因为它完全是聚合物水泥砂浆粘好,这个聚合物水泥砂浆粘保护层粘到什么程度呢?每一块保温板你要把打开,你要用冲击钻把板材打碎,否则不打开。因为它上面用振动器振了以后,它粘得非常牢,非常均匀。这是江西赣州的一个项目。屋面8万多平米,现在还在做,紧锣密鼓地正在施工。欢迎所有的同行、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到现场去参观指导。你们看一下卓宝人是怎么做防水的。
这个系统又不一样,大家来看一下。这个是沥青基的外喜。我们前面讲白颜色的是TPO、PVC外喜,是高分子,这个是沥青基的。沥青基的(外喜)适合于什么屋面呢?平屋面、小屋面。这个就很有意思了,是按照第一性原理创造出来的一个产品——钢结构外喜。大家看一看,底下是钢结构,中间是岩棉,上面是TPO。屋面把这个檩条一装完,把这个板材往上一吊装,一焊接,OK了。所以这成本应该怎么算呢?既要算钢卷的成本,岩绵的成本,上面的PVC、TOP的成本。所以这些系统做出来,他是一定有很高的性价比。除非我们现在想赚很多钱,所以这个价格还是相对高一点。那么拿第一性原理来说,它一定是有价格的竞争力的。
第四、创新要基于价值创造,创新不能目光短浅。
关于创新的出发点,如果是为了赚点小钱搞创新,这叫为创新而创新。在这个问题上面,我有这么几个观点:
第一个,必须质量更好,尤其是这次创新的要比原来的质量好;必须成本更低,否则创新没有价值;必须应用便捷,施工成本要低,因为现在人工费越来越贵;还必须受到客户的欢迎,如果特别不好恐怕不行。
过去的卓宝公司是有一些教训,这个原来朱总有提议过,我们走了弯路,我们的自粘卷材原来06、07、08年的时候,2010年的时候已经做得很好,但是后来迫于竞争压力,就是在座的各位给我们很大的压力。因为那个时候很多非标,我们价格做不起来。结果我们就向相反的方向创新,就搞了一个BAC的690(有胎自粘卷材),所以有胎就搞690,无胎就搞PET,所有的指标都是向下的。后来有一个企业有很大的机会,这个企业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金雨伞,现在的西牛皮。它朝相反的方向走,你卓宝的蓝膜,你原来的指标,我不按你的走。我用维罗朗的交叉层压膜,一个平米它的销售价格比卓宝要高好几倍,所以后来就是成就了金雨伞。那么这个给我很大的教训,所以在座的各位,我们创新要解决社会问题,要给客户创造价值,要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不是相反,相反就会走弯路,我们是有这个教训的。
第二个,在创新这一块,我觉得我们行业里面有些创新我是不认同的。第一个,我认为SBS 800N的聚酯胎,这个创新是欠妥的创新,我原来加入这个行业的时候这个指标就是450N,后来又改到800N,我认为这个创新是极度失败的。不管谁来督促,这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为什么呢?因为防水不是靠有灯芯效应的聚酯胎,防水是靠沥青是靠改性沥青,因为羡所长(羡永彪)在这里,我们聚酯胎800NⅡ型的聚酯胎你去检测,这个含水率一般都很高,为什么?因为它太厚了,太重了,它吸水太多。为什么出现这个结果呢?这只能说当初做聚酯胎销售的这个公司营销做得特别成功。
第三个,另外还有一个创新,大家也可以听一听,关于铜胎基。铜胎基创新用于什么呢?耐根穿刺。铜胎基是稀有金属,连意大利人能做豪华东西,意大利能做,它是用于暴露式教堂上面的一点,我们中国人搞一个创新,铜胎基用于什么,用于地下室底板,用于耐根穿刺。我觉得这种创新,目前来说,质量我不说,到底是不是为社会做贡献,是不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应该留下的东西。所以我说这个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做企业做创新要把社会责任感摆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赚钱放在第一位,这个技术我就不说,这是我关于创新的体会。
第五、关于创新成果的转换。
最后一点,就是这里有很多我们的兄弟企业,这个就是关于创新成果的转换。创新了以后,有的人就说没有经验,我到底这创新成果怎么应用到工地上去?我搞了这么多年,跟大家交流一下。这个对你作为一个小企业,或者刚刚做创新的企业来说,一定是有用的。
第一个,你的创新成果一定要得到专家的认可,邀请专家去看你的工地,特别是像我们防水行业的顶级专家,比如朱冬青教授、瞿培华教授。那么专家他的一些标志是什么呢?就是要搞科技成果评估,这是代表建设主管部门的。所以你如果有成果,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去评估。评估时记住我的教训,要先注册专利!这个我做得特别不好。我的湿铺卷材都是我发明的,到现在还处于保护期,十多年,二十年的保护期,可惜我没有做,所以大家一定要先注册专利,搞科技成果评估。
第二个,你的客户是你最大的盲区。你的东西再好,比如说“外喜”,你让你的客户去销,他一定是排斥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面,你要下很大的功夫,不是说一说就可以的,如果说一说就可以,那这件事情也太好了,它不是这样的。客户是你最大的盲区,如果你的客户没有进入到这种未来的模式,那么你就没有进入未来,你只是一个人在那里玩。你在自得其乐,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最后一个就是持续改进。任何一个新技术,从诞生、成熟到发展,它一定是不断持续改进的过程。像我们的外喜,我们经历了好多折腾,一开始是一整张板,到后来用水泥砂浆粘,又改成非固化沥青粘,用热沥青粘,最后回过头来用聚合物水泥砂浆粘,最后脑洞大开,把整个板材裁开,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粘,并且用平板振动板来振动,这个技术才基本成熟,它一定有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
谢谢大家!